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社会

专访社科院学者刘志明:中日传播应避免商业民族主义【4】

2014年09月09日10:14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此前在采访其他人的时候,当问及初到日本有哪些不适应、发生过什么尴尬事时,总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但刘志明老师则是一个例外,他的回答是“基本没有”。

记者:回国后,您从事了什么工作?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内容。

刘志明:98年回国后我就进入到社科院工作,研究方向是跨文化传播,重点是中日传播。当时,中日关系摩擦不断,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其中,很多问题与两国媒体报道或相互舆论的恶化有关。为此,一些从事中日研究、报道的学者以及媒体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中日传播研究会,专门研究探讨中日报道、中日舆论、中日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传播问题等。用了差不多10年时间,每年举办研讨会、论坛,出版了很多调研报告、论文集等。

一开始,大家往往是互相指责,把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归结于对方,但通过不断交流,逐渐发现造成报道和沟通差异的更多是媒体报道体制的问题。当然也有历史、文化、民族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但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的,双方在形成共识后,可以努力去避免这种偏差。我们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记者: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媒体报道状况?

刘志明:2010年后,中日关系逐渐恶化,特别是2012年日本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日关系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两国关系跌入历史最低谷,随之而来的是两国民意的急剧恶化。以日本为例,在去年的调查中,回答讨厌中国的达到70%,回答喜欢中国的不足4%。这和30年前相比,结果几乎完全颠倒。当然,其背后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归结到一个因素,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日本媒体出于其自身商业利益,比如提高收视率或迎合读者,往往渲染和扩大中国威胁论,对右翼的言论不加批判和鉴别的直接传播。这种放弃客观报道原则,以渲染对立和矛盾获取媒体商业利益的做法也被称之为媒体的商业民族主义。这种现象同样在部分国内媒体上也看得到,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觉。

记者:您对准备或者即将赴日留学的学生们有些什么建议?

刘志明:和我最初去日本25年前相比,中日间的差距有了极大缩小。那时候,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7倍,现在则是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今后,这个趋势还会继续持续。有些人可能认为,日本已经开始衰落,没有必要向日本学习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初步发达国家迈进的挑战。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成功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日本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的。其他方面诸如环保、食品安全、养老、社会福利、城市建筑规划、工业设计、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很多是需要我们长期深入学习的。有人说,我们还需要继续向日本学习50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所以,如果说到去日本留学建议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留学目的和调整留学心态。(张丽娅)

>>《留日归国人士系列访谈》专栏

  1. 分享到:
  2. (责编:张丽娅、陈建军)

相关专题

编辑推荐

  1. 金池受邀中韩歌会
  2. 日奥运场馆被指“像乌龟”
  3. 日本奇葩的“双十一”
  4. 日本国际小姐遭吐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社会热点

  1. 日本前首相音乐剧反串日本前首相音乐剧反串
  2. 俄罗斯9岁小嫩模俄罗斯9岁小嫩模
  3. 印象深刻的日本名人印象深刻的日本名人
  4. 历代小龙女PK历代小龙女PK

日本故事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