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08:28 来源:新华网
学习班的成员经常参加技术士会的活动,来中国与科技工作者交流,和中国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这些为日本战后高速成长奋斗了一生的老专家们,在知天命甚至耄耋之时选择用另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认真、执着、坚持和未泯的童心始终伴随着他们。 |
对于我新开发的听写环节,老学生们是又爱又恨,老花镜摘下戴上,将自己写出来的字和黑板上的标准答案仔细核对,写对了就开心地手舞足蹈,没写出来就一边抱怨为啥会有这些微妙的差别,一边一笔一划抄下来,用红笔圈出来。
班长是一位叫长友的老先生,是这些老学生中最年长的,也是日本技术士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负责收集大家的学费,协调与外部的各种联系等。八十多岁的长友,长得很矮小,却总是背着一个很重的双肩背包。我很好奇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为啥走到哪里都背着,他笑呵呵地说,其实没什么要紧的东西,还能背着它到处走说明我身体好呵。
班上的活跃分子是一位叫鸟饲的学生,高高大大,在这些学生中属于青壮派了。班级的忘年会、新年会,各种迎新送别等都是他来操办。研究核伦理的鸟饲先生爱好射击,休息日除了学中文就是到处去练气枪。上课时,大家有喝茶的,有喝咖啡的,他的桌子上永远放着可乐。我和他开玩笑:在中国一般都是小孩子、年轻人爱喝可乐,你不愧是班上的年轻人。他乐了,努力用中文和我聊起他钟情可乐的原因:多年前,查出胰腺癌,住院治疗中,有一个月不能自己进食,躺在床上,整天就翻看各个电视台放的料理节目,最大的心愿就是喝上一瓶可乐……虽然他的中文在班上是佼佼者,可他却一次都没有来过中国。
佐藤先生是一位农业专家,在郊外租了一块地,隔三差五会给我寄来几棵带着泥土的香菜,那纯正的香味总让我忆起儿时的味道,他说他非常喜欢中国菜,就是这香菜的味道还有点受不了。
总是在发音方面较真的田中先生是一位信息工程专家,却有着坚实的人文历史知识,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对历史有颇丰的研究和见解,还出版了一本有关丝绸之路的书。我一直想着将来请他来中国给我当导游。
圆尾先生是一位食品方面的专家,热衷于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所以常常缺课。每次出差回来,总和大家分享中国的各种见闻,给大家带来各地的土特产。
在最后一次课上,我讲中国的唐诗,特意选了王维的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