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08:28 来源:新华网
学习班的成员经常参加技术士会的活动,来中国与科技工作者交流,和中国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这些为日本战后高速成长奋斗了一生的老专家们,在知天命甚至耄耋之时选择用另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认真、执着、坚持和未泯的童心始终伴随着他们。 |
10年前旅居日本的时候,我受邀去教中文课,而我的学生们却都和我父亲差不多年纪。当他们低下花白的脑袋致意,恭恭敬敬地叫“先生”(在日本,一般称呼医生、议员、老师为先生)时,我不由地担忧起来:能不能HOLD住这些日本科技领域的高级专家们?
这个中文学习班是前中国驻日大使唐家璇在任时提议开办的,学员们都是具有“技术士”称号的专家。技术士制度是日本战后建立起来的技术人员资格国家考试制度,目前,约有一万二千多名技术士活跃在日本的产业界。他们在各自领域内都是独当一面的专家学者,在学习班上却事事都需亲力亲为。
老学生们听课认真,发言也很积极,还会问各种问题。有时解释一个名词,也许就会衍生出一堆有关中日对比、中国社会问题的探讨,有时也会介绍起日本的情况,这样学生们就成了主讲。
(作者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