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7日08:01 來源:新民晚報
武士道鼓動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人不惜生命為天皇、為日本帝國而戰,給東亞和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 近代日本武士在交流武士道精神
■ 古代的日本武士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中國日本史學會常務理事 張翔
武士何人 其道何義
所謂武士道,在日本傳統社會最初一般被稱為“執弓矢之道”、“弓馬之道”,簡單地說,也就是武士所應該信奉與遵守的道德與訓誡。在當代中國人心目中,所謂“武士道”是與殘暴嗜血、非理性、非人道等觀念緊密聯系的,也是一個令人憎恨的字眼。但是,在日本的社會文化中,長期以來“武士道”卻幾乎毫無懸念地得到贊揚和好評。長期擔任日本外交官的新渡戶稻造,為了回答歐洲人對日本人實施什麼宗教教育的問題而撰寫了《武士道》(1899年),他在這本書裡寫道“知識的以及道德的日本,直接間接地都是武士道的產物”。
所謂“武士”,日本古代原先的漢字名詞是“侍”(讀作samurai),是日本古代后期在朝廷大權旁落、權貴跋扈的情況下,被朝廷臨時召集侍衛朝廷的各地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后來與名門豪族裡外勾結、擁兵自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