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6日10:38 来源:新华网
“他可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最先接触到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5日,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中国,他笔下的《失乐园》、《男人这东西》等著作令中国读者记忆犹新,上万网友通过微博、微信追忆起独特的“渡边体”创作风格。 |
“他可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最先接触到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5日,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中国,他笔下的《失乐园》、《男人这东西》等著作令中国读者记忆犹新,上万网友通过微博、微信追忆起独特的“渡边体”创作风格。
“很生活,也挺文艺”
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渡边淳一的作品因涉及一定篇幅的“性描写”而存在不少争议,但这并未影响他成为在华作品最畅销的日本作家之一。
“在我的印象里,先是渡边淳一,后是村上春树,两位日本作家最受中国读者关注。”曾负责引进多部渡边淳一晚年作品版权的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曹杨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在渡边淳一人生的最后10年间,曾至少四次到访上海,包括参加新书首发式、上海书展以及出席上海世博会的一次文化论坛等。2004年、2007年渡边淳一新作《丈夫这东西》和《钝感力》的中文版相继在上海首发,曹杨作为中方编辑陪伴了渡边淳一的访华之旅。
网友“且行且byebye”在微博上留言,“只看过老先生的《钝感力》,由于其深厚的医学基础,该书对女性的性格及生理结构的分析鞭辟入里令人叹服。记得刚读完后一直回味,还拿生活中的例子去验证,很有意思。老先生一路走好!”
对于“60后”编辑曹杨而言,渡边淳一的作品风格与这名网友的描述有些相似——“很生活,也挺文艺”。
早年曹杨也曾是《失乐园》的读者,后来在其策划引进《钝感力》时特别感慨,“很钦佩老人的观察力,特别是对人的细节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比如,他描写夫妻两人对挤牙膏的争执,究竟是从尾部开始挤,还是从中间胡乱挤,这样生活化的细节,让人心有戚戚。”
在渡边淳一的读者中,有街头地摊文学的读者,也有“高、洋、上”的学者,从渡边淳一的文字中,有人读出了文学,有人读出了心理学,还有人说“这其实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生活哲学”。
文化学者张颐武点评,渡边淳一笔下的感情,“复杂微妙既有日本文化的特色,又有全球性的一些内容”。
“写人性,并不完全等同于‘重口味’”
在一些中国“粉丝”的记忆中,渡边先生的签售活动总有一个规定“模式”。一是用随身携带的特制毛笔恭恭敬敬签下大名;二是让身边的助理在扉页上工工整整盖上印章;三是起身向这位读者鞠个躬。
“每次看他这样的一组动作,让大家都觉得他对文艺创作是很严肃、很谦恭的,不是那种‘为色情而色情’。”曹杨个人认为,渡边淳一有比较丰富的医学教育背景,他的写作本意是描写极端情况下的人性,并不完全等同于“三俗”和“重口味”。
对于个人的创作风格,渡边淳一晚年曾对中国读者这样解释,是“由心而发,没有讳言”,这也是他给一些文学后继者的建言。
他还曾向中国媒体透露,人到晚年,一直关注老年人的情感追求,包括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的追求。“我要告诉大家,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爱的追求。”
在中国出版界,渡边先生的版权一度是争夺热点。多家出版社的编辑表示,佩服老人晚年依然具备的创作活力和创新意愿,比如“钝感力”这个词,在日文中本来没有,是渡边淳一发明的“生造词”,完成这部书时他已年过七旬。
爱中国文化,也爱中华美食
在接近渡边淳一的圈子里,不少人爱称他为“老渡”。而今“老渡”走了,还留下了一连串有关他与中国文化传播的佳话。
下围棋、写毛笔字、食大闸蟹、品绍兴黄酒……这都是晚年渡边淳一来华时的嗜好。在中国出版人眼中,“老渡”平时不苟言笑,不过一接触到中华美食,自然会洋溢出孩童般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渡边先生特地去坐了上海的磁浮列车,在车速达到极限时,他要求我帮他拍张照留念,我觉得他总是很乐意接受新事物,包括与中国有关的很多新事物。”曹杨回忆。
据报道,渡边淳一晚年支持日中两国文化友好交流。一些文艺评论人认为,与其他一些日本作家一道,他为中国人接触当代日本文艺打开了一扇窗。(记者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