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5日09: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3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继去年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新年讲话,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 |
本报北京1月3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继去年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新年讲话,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安倍的言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驳,外国官员和专家学者认为,安倍的言行已对地区稳定构成威胁,理应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安倍行为已对地区稳定构成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打破沉默,2日在与韩国总统朴槿惠通话时,对安倍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深表遗憾。
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日本国学院大学宗教学教授亲港北人表示,因为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涉及历史问题,安倍不应该去参拜。此外,靖国神社与美国的阿灵顿公墓性质根本不同,阿灵顿公墓是从国家层面上被尊敬的场所,不论是基督教教徒、犹太教徒还是伊斯兰教徒,任何宗教的信徒都可以接受的场所,而靖国神社仅是神道教的场所。
旅居日本几十年的美国电影导演约翰·江克门表示,安倍内阁是他所见过的最保守、右翼的政府。靖国神社是一个具有政治主张倾向的设施,供奉着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参拜就意味着不承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安倍的口号是“恢复日本”,虽然他并没明说,但可以推断安倍想要返回“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没错”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南非《共享》网络1日发表文章称,在安倍参拜了备受批评的靖国神社后,一名日本内阁成员12月31日再次参拜,这是在给中国和韩国的伤口上撒盐。报道引用有关媒体评论认为,安倍及其内阁成员的行为已对地区稳定构成威胁。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日指出,安倍上台一年后,头顶的光环迅速破灭。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本质上只是给经济注入超量货币。而货币政策只能短期刺激经济,无法创造经济增长。安倍没有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相反,他在外交领域举起了民族主义大旗。在他2007年的第一次任期中,民族主义政策就已经成为安倍的头等大事。
卢森堡和平统一促进会2日紧急召开座谈会,怒斥安倍拜鬼,对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和统会秘书长蒋一达说,安倍声称参拜是为了祈求和平,但此言骗不了所有日本人,也骗不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安倍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旨在以此向亚洲和世界宣示,他在复活日本军国主义这条路上绝不回头。
《非洲金融新闻》网站1日分析认为,安倍政府是在试图改写日本侵略战争历史,毫无道歉诚意。
对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在新年讲话中发表的狂妄言论,德国外交部发言人2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每个国家都要真诚反省自己国家在20世纪的残酷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有在这种真诚反省的基础之上,才能与原来敌对的国家建立共同的未来。“这是德国十分珍视的一个信条,而且我认为也适用于所有国家。”
巴基斯坦参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和《每日邮报》主编马克东·巴伯表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令人震惊的行为,说明其根本没有就日本犯下的罪行进行反思,不但激怒了中国和韩国,就连美国也表示失望,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悍然冒犯,这样只会加剧日本国内的分裂,疏远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理应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