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2日08:22 来源:新华国际
关于神风特攻队飞行员的电影《永远的零》自2013年12月上映以来,从北海道到九州岛,影院内常常座无虚席。该片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日本影片之一,并赢得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称赞。 |
资料图:《永远的零》剧照
美化侵略行径 神话二战角色 兜售“修正主义”
据参考消息4月22日报道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4月14日文章】题:日本电影中的二战
关于神风特攻队飞行员的电影《永远的零》自2013年12月上映以来,从北海道到九州岛,影院内常常座无虚席。该片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日本影片之一,并赢得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称赞。但该片也遭到相当多人士批评,被称为近来一系列将日本在二战中的角色神话化的影片中的最新一部。
任何与二战相关的日本电影都会受到日本观众以及外国观众的仔细审视。二战后几十年间摄制的大多数日本战争电影都将关注点放在人的悲剧上,避免涉及任何可能被视为美化战争或为日本军事冒险主义辩护的内容。为避免冒犯,日本影片中的美军及盟军通常都不出现具体人物,而是以其战争机器来代表(与之相反,同时期的好莱坞影片中,常常会出现相当负面的、模式化的日本军人形象)。美国人和盟军很少有名字,往往被简称为“敌人”。
然而,日本电影通常都不会解释战争的起因,这导致最近出现了一系列对日本持较同情态度的电影。与战后初期刻板的、表示忏悔的电影相比,日本近期的战争电影预算较高、摄制技巧也更为娴熟,对与西方的战争持一种较为浪漫主义的视角,将日本描绘为受害者而不是侵略者。随着日本电影中修正主义倾向的加重,有人居然将展现日本战时暴行的电影《南京真相》斥为中方的政治宣传,并对目前这一代电影表达严重关切。
《永远的零》2013年——该片采用的是倒叙手法。
姐弟二人试图了解外公的更多情况。当年外公显然下定了挺过二战的决心,但后来又决定加入神风特攻队,直到战死。日本国内外的一些影评人对该片嗤之以鼻,称之为无耻的民族主义宣传。他们认为,神风特攻队员不是什么愿为日本献身的爱国者,而是感情脆弱的青年。由于受到狂热分子的蛊惑,他们才变得激进起来,或感到压力在身,最终选择“光荣牺牲”。
《男人们的大和》2005年——该片耗资巨大,在叙事结构和视觉效果方面显然是在仿效好莱坞大片。该片描述了日本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及其舰员在冲绳岛战役中背水一战的命运。在那场战役中,日本帝国海军引以为傲的“大和”号被美国海军飞行员摧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