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31日13:07 來源:文匯報
如果不能夠按照法案所規定的路線圖來繼續實施消費增稅的話,那麼日本不但馬上面臨財政懸崖的風險,而且安倍內閣自身的支持率也將受到很大影響。 |
安倍上台以來積極實施所謂的“安倍經濟學”,嘗試挽回日本經濟長期以來的頹勢。一年多以來,安倍經濟學“高開低走”,經濟增長率一路下滑,特別是去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增幅僅為0.3%,遠低於市場預期。但在股市,日經指數卻一路“高歌猛進”,全年猛漲65%,成為海內外游資的“百家樂”場所,安倍“經濟”也隨之變為安倍“泡沫”。在今年4月消費增稅的背景下,安倍經濟學似乎已成強弩之末。
開動“印鈔機”想擺脫通縮,卻致日元貶值讓鄰國不滿
回顧一年前剛上台時,安倍聲稱安倍經濟學的首要目的是擺脫日本延續15年之久的通縮格局。為此,日本央行在去年4月出台了所謂的“黑田緩和”政策,宣布在2年裡將基礎貨幣從138萬億增加到270萬億日元。為獲得各國理解,在去年的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上,日本財長和央行總裁也聲稱安倍經濟學的首要目的並非貶值日元、挑起“貨幣大戰”,而在於扭轉國內長期通縮的格局,並獲得了各國的一定理解。但事實上,我們看到“黑田緩和”案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的通縮問題。一年下來,日本全年消費物價指數僅上漲0.7%,遠未形成其所謂的通脹格局。相反,日元卻大幅貶值了23%。可以說,“黑田緩和”既沒有增加流動性,也沒有刺激實體經濟的復蘇,而市場預期卻造就了日元貶值。因此,對日本央行來說,在缺乏日元貶值預期誘因的情況下,今年營造通脹的任務將會越發“任重而道遠”。
另外,從去年影響日本物價上升的因素來看,電費和汽油等商品零售價格的上升是主要原因。而這兩種商品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恰恰是日元貶值導致進口價格上升引起。由此判斷,2013年日本物價的上升主要由輸入型通脹所引起。
總而言之,在過去的一年裡安倍經濟學可以說是通脹不足、貶值有余,並沒能實現去年在G20會議上的承諾。相反,日元大幅貶值對韓國等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了一定的影響。2014年,為了繼續實現2%的通脹目標,日本央行將消費物價指數的上升率定為1.3%。據此判斷,今年日本不但將繼續奉行量化寬鬆,而且還有可能加大劑量。但問題是,按照去年的政策邏輯,今年日本如要實現1.3%物價上升率的目標,似乎必須要更加大幅貶值日元。但是,以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來看,日元要繼續大幅貶值的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如果要進一步推高物價的話,隻能依靠增加企業員工工資收入,提高人們對通脹的預期才能實現。這也是最近安倍頻繁約見日本企業大佬,要求企業給員工漲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