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31日13:07 来源:文汇报
如果不能够按照法案所规定的路线图来继续实施消费增税的话,那么日本不但马上面临财政悬崖的风险,而且安倍内阁自身的支持率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
号召企业加薪欲一箭双雕,却可能让投资者失去信心
由于物价微涨0.7%,日本从业人员的实际薪酬下降了约1%。也就是说,自去年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股市上扬增加了富裕阶层的收入,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以此为背景,去年日本的就业状况开始有所好转,失业率下降了0.3%。有趣的是,一边是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一边却是就业状况的好转。这看似与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同步上升的经济规律相反,其实不然,在这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社会现象,即日本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日本自民党从小泉内阁执政时期开始就对企业用工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导致近年日本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比例大幅上升。目前,日本每3个企业员工中就有一个是非正式员工,而女性的比例则接近50%。可以说,非正式员工比例的增加虽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少子老龄化和产业空心化的窘境,但是其背后也折射出日本贫富差距正在日益扩大的事实。最近民意调查已经表明,安倍经济学实施一年以来,多数日本民众并没有感受到生活状况有任何改观。因此,对安倍来说,呼吁涨薪既可以刺激一下内需,拉动物价上升,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提升支持率,可谓是“一箭双雕”。但是这条路却并不顺畅。
从目前日本的经济形势判断,今年安倍对企业的“涨薪公关”将存在两个不确定性。第一,即使经团联中部分大企业迫于政治压力答应给员工涨薪,也并不代表所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能够响应安倍的这一号召。加薪与否应该是市场行为,应该由企业根据收益和用工状况自行决定。同时,即使加薪也并不能够保证处于弱势的非正式员工也可以享受这一待遇。因此,上调基本工资似乎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上调最低工资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我们看到,为了使企业能够加薪,日本政府在去年底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对企业增加了1600亿日元的减税项目,以激励企业增加工资支出。但是,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从实施方法上看,对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