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4日08:29 来源:广州日报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活了万千中华吃货的味蕾和自豪感。“吃货”这一称呼本身带着自嘲的味道,但若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只甘心当一名吃货,那未免暴殄天物了。 |
“可持续海鲜运动”
研究报告称,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海洋中的主要捕捞鱼类到2050年可能会绝迹。
从2011年开始,一场“可持续海鲜运动”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展开。多位顶级大厨想出了旨在“治本”的应对办法——将濒危鱼类从自己的菜单上剔除,代之以其他海鲜。
“可持续海鲜运动”得到了众多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响应,这些餐厅在选取食材时,首选数量较多的“可持续”海产品,而且餐厅老板和大厨们还向渔夫、渔贩、美食家和餐厅客人等积极推广海鲜的“可持续消费”理念。
随着“可持续海鲜运动”获得响应,可持续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海鲜,还包括肉类和蔬菜等各种食材。
立法抵制
快餐文化
2013年,鉴于法国越来越多的餐馆直接用加热的冷冻食品招待客人,法国当局为了保证餐饮质量,提议只有那些在自家厨房做菜的餐馆才能称作“餐馆”。
不过,相关法案由于过于严厉而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但是,一个相对折中的法案则获得通过:餐馆必须标明哪些菜是自制的,哪些是加工的半成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