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08:27 来源:人民网
在日本,就连高档车都难以换成碳纤维等尖端材料,普通车就更是如此。 |
德国大型材料厂商西格里(SGL)与宝马的合资公司使用三菱丽阳开发的碳纤维原纱,利用树脂等材料将其加工成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提供给宝马的EV。
CFRP的成型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成本,因此之前仅被用于单价高达数千万日元的跑车。这一次,在三家公司的合作下,成型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之内,使成本降低到了实用水平。
合资公司董事总经理Joerg Pohlman说:“改进了碳纤维的叠加方式等,革新了成型技术。”
此外,i3的底盘也下了很大功夫。以前的EV基本都直接沿用现有汽油发动机车的底盘,只是把驱动系统改为电气系统。宝马i3在使大量使用碳纤维成为现实的同时,还开发了适合碳纤维车身的专用底盘。
只要将i3与日本代表性环保车加以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i3的轻量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相对于i3的1260kg,日产的EV“LEAF(聆风)”为1440kg,丰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普锐斯PHV”为1420kg。在这三款汽车中,i3的马达最高输出功率最大,因为配备了大量会增加重量的电池。但尽管如此,i3的重量也远低于另两款车。
继i3之后,宝马在2014年内即将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i8”也将采用CFRP车身,今后还会不断增加采用CERP的车型。
三菱丽阳的执行董事小野贵弘说:“向宝马供应的碳纤维总量预计将达到全球市场的8%。”宝马已经成为能影响到世界碳纤维市场发展的存在。
积极采用碳纤维的汽车企业不只是宝马一家。戴姆勒与东丽、通用汽车(GM)与帝人也展开了合作。现在,这些公司都在为扩大碳纤维的采用而进行技术开发。
而日本车企对采用碳纤维则比较消极。这从世界顶尖的日本三大碳纤维企业的合作伙伴都是欧美车企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