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日本煮饭仙人86岁的村嶋孟来离开了经营长达54年的大众食堂“银舍利屋GEKO亭”来到中国,可他为何要来华传授煮饭技艺呢?
【旅游】北海道旅游攻略北海道拥有四季分明的季节和雄伟的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大海与肥沃的土地哺育出了安全、放心、味道鲜美的食材...
【攻略】北陆新干线走走停停途径日本上信越和北陆地区,按照最终的规划,这条线是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的连接东京与大阪的另一条交通大动脉...
【折扣】新宿·小田急百货日本频道读者独享小田急百货店商城推出的5%的让利优惠+8%免税的实惠购物活动火热进行中......
【三重】G7峰会“遗产”G7首脑会议给三重县带来的经济效果将达到480亿日元,多有哪些行业受惠了?如何发现三重的魅力呢?
【路线】日本自由行极致日本:日本自由行钜惠线路供应商,为游客提供惬意·自由·舒适的日本之旅一站式服务...
【自由行】上海出发自由行线路上海出发日本自由行线路:冲绳·东京-京都-大阪黄金线路·潜水&滑雪等个性线路·无羁无绊的旅途......2015年03月15日15: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中日关系什么时候会好起来?”3月11日,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场演讲活动中,就这个许多人关切的问题,一位中国学生用日语向演讲者发问。 |
“中日关系什么时候会好起来?”3月11日,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场演讲活动中,就这个许多人关切的问题,一位中国学生用日语向演讲者发问。台上的演讲者,是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部教授、原《朝日新闻》政治部部长药师寺克行。药师寺克行回答说:“我个人觉得,从2016年开始,中日两国关系就能好起来。”
为什么是一个这样的时间点?药师寺克行教授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2015年,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需要纪念的年份,纪念完了之后,就进入2016年了。”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3月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透露,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将包括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等。3月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纪念活动,目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此前,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今年年初曾表示,对于中日两国而言,2015年是能否实现关系稳定改善的非常关键的一年,双方应着眼大局和长远,维护原则共识,继续相向而行。
日本方面,日本首相安倍将在战后70年之际发表“安倍谈话”。1995年和200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和小泉纯一郎,都在谈话中提及和继承了“侵略”、“殖民统治”、“深表歉意”等关键词语。今年,外界对于“安倍谈话”会采用什么措辞十分关注。
在以往的表态中,安倍的言辞十分闪烁与反复。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今年1月安倍曾表示:“(安倍内阁)将综合继承包括‘村山谈话’在内的关于历史认识的历代内阁的立场。”在2013年5月的一场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针对“村山谈话”,安倍晋三首相表示,“作为(安倍)政权将全盘予以继承”,并称,“迄今为止,我一次也没有提到过‘日本没有进行过侵略’的说法”。但在2013年4月的一场国会答辩中,安倍关于“村山谈话”的发言却是:“(安倍政权)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此外,关于侵略,安倍表示“侵略的定义尚不明确”。
药师寺克行教授分析认为,安倍的谈话内容应该会对“战争”和“侵略”有所体现,对历届内阁的讲话将有所继承,“但具体将使用何种措辞,安倍首相会召集相关有识之士召开一个交流会或恳谈会来最终决定”。药师寺克行教授还表示:“安倍应该会在谈话内容中提及‘着眼未来’这样一个表述。”
谈及个人对“安倍谈话”的期待,药师寺克行教授表示:“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讲,希望当政者能够为人民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能够让现在的年轻人肩负起两国关系的未来。”
“中日两国在军事领域的交流正在加深,目前还没有缓解迹象的只剩下政治层面。”这是药师寺克行教授对明年中日关系将会转好表示乐观的另一个理由。
在这方面,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日双方目前开展了多个领域的务实对话。今年1月,中日防务部门举行了海上联络机制有关磋商,进一步达成多项共识,双方同意继续有关磋商,建立“海空联络机制”。此外,中断了多年的中日安全对话,也将于3月中下旬在日本东京举行,据悉,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届时将访问日本。
说到中日关系如何才能得到改善,药师寺克行教授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交往和认识。他举例说:“如果中日两国的学校之间频繁地交换留学生,让中日两国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这样积累5年至10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3月10在北大的一场讲座中也提及了与药师寺克行教授类似的观点。高原明生教授认为,在日中关系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国民感情和认识,是在“国内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国际环境、安全、主权”之外的一个独立变数,因此,“公共外交非常重要”。
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联合进行的“2014年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负面印象的比例均超过八成,两国国民感情仍然处于比较疏远的状况。但是,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中日两国均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对当前两国国民感情恶化的现状表示担忧并期待改善。
高原明生教授说,他希望在2015年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日中两国人民都能把“和解与合作”定为主旋律,而不要将“仇恨和警惕”作为主题。他说,日中两国民众对于对方认知“误会太多了”,因此需要强化公共外交,解决两国人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陈婧 实习生 周智宇 陈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