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6日09:14 来源:羊城晚报
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道具的发展。其中价格涨幅最明显的,前十年是紫砂壶,近五年则是日本铁壶出尽风头。特别是在普洱玩家中,收藏铁壶的风气十分盛行。 |
陈智同:“错金错银”的铁壶一般是比较贵的,因为工艺很复杂。五年前“错金错银”的铁壶还不是很稀罕,现在价格涨了十倍都不止。但价格一涨,假东西就出现了。只不过假的“错金错银”很丑,仿不到那种传统工艺,只要看过好的,差的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何承勇:“错金错银”要分辨出真假真不难。比如花草的图案,传统的“错金错银”首先要刻出花草的图案,然后把金银填进去,然后再打磨。现在假的都是直接贴上去的,而且雕刻工艺还不过关,刻出来的都很丑。
陈智同:以前我以为“错金错银”的就是最好的,后来发现还有另一种阴刻的更贵、更漂亮。是在光滑的铁壶表面上雕刻,有的刻的还是唐诗,一看很像中国的东西。
主持人:何先生你收藏了很多不同造型、不同时代的日本铁壶,当中哪种铁壶是你最欣赏的?
何承勇:我现在心心念念的是“一块造铁壶”。一块造技法较多出现在银壶的制作里,“一块造铁壶”的制作和一块造银壶一样也是捶打一体成型的制壶手法,整个壶体通过数万次敲打一气呵成,甚至使整体壶壁达到几乎吹弹可破的程度,非常考验工匠的功力。如果能够拥有一把用“一块造”工艺制作的铁壶,我的收藏就完满了。
主持人:一把日本铁壶,怎么鉴定它是手工制作的还是机械制作的?
何承勇:很多南部壶,包括现在盛冈做的,基本都是砂铸壶。砂铸的有砂铸线,下面有铸口,如果没有砂铸线也没有铸口那肯定是机器轧出来的。
叁
“龙文堂”不可能一年只产150把铁壶
主持人:日本铁壶的堂号和釜师的名字都是壶的品牌,比较有名的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兽堂、金龙堂、青龙堂、藏六、中川净益、石黑光南、真锅静良等等。每个作坊的工艺各有特色,精巧别致是日本铁壶工艺最大的共同点。手工作坊每年的产量有多少?
何承勇:前段时间我听人说,“龙文堂”一年生产的铁壶不超过150把,我觉得这个说法非常不科学也不严谨。如果说是龙文堂的某个名家一年生产不超过150把壶那还说得过去,但龙文堂相当于一个厂家,养了那么多人,一年怎么可能只产150把铁壶?
龙文堂从185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60多年历史,如果一年只产150把壶,这么多年下来也就制作了两万多把,那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龙文堂铁壶都是假的了。
主持人:还有一个说法,说在日本,有15年以上从业资格的人才能独立制壶,有40年以上从业资格的人才能在壶上落款,有没有这个要求?
何承勇:这个好像没有明确的记载或规定,但按照日本的工匠体系,这样的规定也是有可能的。但我听说的跟你不太一样,说是要独立制壶的必须从业10年以上。日本铁壶的制作工艺都是由师父传承的,能否独立制壶由师傅来决定。而能否落款则是由行业协会或堂号来认定,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这有点像中国评选工艺美术大师一样,当中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从业超过20年以上,满足了这个条件,才有资格参加认定。经过行业协会或堂号认定了,才能在壶上落款。
主持人:那有落款的肯定比没落款的壶要好?
何承勇:那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日本在江户晚期到明治早期,很多铁壶是没有落款的。龙文堂开始时落款相对较多,但很多人都是没有习惯落款的。落不落款只是一个习惯或是一个时代的特点。
可以这么说,明治中期以前的,有落款的,都是堂号,也就是公司内认证的;明治中期以后有落款的,应该是经行业协会比如“南部”来认定的。但明治中期以前有落款的并不多,所以有没有落款不能当做评价日本铁壶好坏的一个标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