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6日13:32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有日本文化学者指出,在重视家族概念的日本人看来,新家业的开创、家族内部关系和外部地位的变化,都需要在姓氏上有所体现,因此在考虑传承性的前提下,日本人的姓氏“不断分裂演变”,才有了如此众多的姓氏. |
突击式“就地取姓”
关于日本人姓氏的来源,日本语言学者将其大体区分为皇系、神系、地方系和其他类别等。原本氏族社会时期,日本人以富有地域和职业色彩的部族名称即“氏”冠名,后来统一日本的大和朝廷开始尝试为贵族按照身份和官职“赐姓”。到了平安时代,日本人“氏姓合一”并开始以“苗字”作为自称姓氏(“苗字”即嫩芽、分支之意)。日本古代的“四大姓”即源、平、藤原与橘,除橘之外都由天皇授予。日本天皇没有姓氏,因为天皇被赋予神性,不属于任何氏族,即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姓氏权被贵族、武士和豪商所垄断。明治维新后,大多数日本国民才真正做到了“有名有姓”。1875年明治政府颁布《苗字必称令》,强制要求国民皆有姓氏,很多日本人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姓什么”,于是便突击式“就地取姓”,这也是很多日本姓氏稀奇古怪的原因。
有日本文化学者指出,在重视家族概念的日本人看来,新家业的开创、家族内部关系和外部地位的变化,都需要在姓氏上有所体现,因此在考虑传承性的前提下,日本人的姓氏“不断分裂演变”,才有了如此众多的姓氏。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卢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