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5日08:22 来源:人民网
在2013年11月的东京车展上,丰田在全球首次公开了预定上市销售的FCV。在其发布前,这款汽车的开发人员在幕后不禁流下热泪。这或许是因为回顾开发历程,当时的艰辛又浮现在了脑海。 |
据丰田内部人士透露,目标是2014年底上市。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供氢基础设施还并不完善。对于坚持提前上市的理由,丰田常务董事小木曾聪解释说:“这是为了在合适的时间推出好的产品,而不是要与其他公司争高下。”但丰田此举恐怕不会与其他公司的动向毫无关系。预计本田、现代汽车会在2015年推出FCV。如果能够抢在二者之前,丰田就可以赢得先进的印象。
普锐斯就是丰田执着于世界首发的成功案例。
1997年12月上市的第一代普锐斯原本预定于1999年上市。当时担任首席工程师的丰田董事长内山田竹志介绍说,“因为高层再三要求”,上市时间提前了2年。1995年11月完成的第一辆试制车在完工后49天一动没动,“而且完全找不到原因”。
公司里虽然也传出了担忧的声音,但是,在当时的社长奥田硕“领先全世界”这句口号的鼓舞下,开发人员克服重重考验,“硬是使上市时间赶上了京都会议的召开”。
京都会议是探讨发达国家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际会议,于1997年12月召开并出台了《京都议定书》。从结果来说,丰田赶在这个时候推出普锐斯,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在世界各国首脑、企业人士和非政府组织人士参加的该会议上,普锐斯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当时也是排了很久的队,才得到试驾的机会。
1999年,本田推出了混合动力车“Insight”。这款车的燃效虽然优于普锐斯,但未能撼动先行上市的普锐斯的优势。之后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混合动力车成了丰田的代名词。
普锐斯与丰田董事长内山田竹志,2013年4月纪念普锐斯全球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时。
创新形势不佳
但回顾最近10年,就技术创新而言,丰田表现低迷。
汽车企业的革新技术大多出自丰田以外的其他企业。马自达开发出了高压缩比低燃耗发动机“SKYACTIV”;富士重工业推动包括自动防撞技术等在内的驾驶辅助系统“EyeSight”实现普及;日产汽车扩大了纯电动汽车“LEAF(聆风)”的销售;本田自主开发的小型喷气式飞机“HondaJet”试飞成功,2015年开始交付。
丰田则除了混合动力车,再也没有代表性的创新。正因为如此,该公司才对FCV寄予厚望。丰田产品策划本部主任田中义和说:“我们要掀起超越普锐斯的创新。”这份炽热的情感,无疑是热泪盈眶的真正原因。(作者:大西 孝弘,日经技术在线!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