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8日10: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至少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面临的罚单总额将超过10亿元;而奥迪、克莱斯勒以及另外几家整车企业虽然涉案受罚大势已定,但罚单金额仍存悬念。 |
自2011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反垄断部门已对汽车行业经销与售后环节进行了长达3年的反垄断调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和相关行业协会了解到,首批调查处罚将在月内“收网”:至少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面临的罚单总额将超过10亿元;而奥迪、克莱斯勒以及另外几家整车企业虽然涉案受罚大势已定,但罚单金额仍存悬念。
在反垄断震慑威力渐显的情况下,“杀猴给鸡看”的反垄断路径,不仅使得跨国车企大规模“试探性”降价,而且还将让国内行业监管和民事诉讼逐渐与国际接轨。
巨额罚单即将落地整车企业处罚仍留悬念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至少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将面临总额超过10亿元的罚单,而奥迪与克莱斯勒存在垄断行为也已查明,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相关结果最快将于本月内公布。此前,整车企业之所以大规模“试探性”降价,以及奥迪公开进行“认错”,与罚单金额存在一定的裁定空间可能有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8月上旬表示,在对严重违反《反垄断法》的一些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调查后,将根据违法的情况依法作出处理。其中已经完成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
记者了解到,对单一整车企业的罚单,因罚款销售额计算范围和处罚额度比例的不同,上下限可能相差巨大。此前,整车企业之所以大规模“试探性”降价,以及奥迪公开进行“认错”,与罚单金额存在一定的裁定空间可能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