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7日08:03 来源:新京报
在经费的驱动下,理研所发起“造星运动”也就不难理解。 |
疑问还不止于此,日本网民掀起的“人肉小保方”行动发现,她的博士论文涉嫌在引文部分抄袭美国一家网站介绍而不注明出处,实验结果中也有两张图像涉嫌抄袭某商业公司网站。
有日本学者指出,日本学术界过于看重论文发表数量、发表刊物知名度、被引用数量等量化标准,把这些当做科研人员晋升的主要指标,不仅易于诱发学术腐败,还会诱使科研机构巧立研究名目、重复进行无意义的研究、刻意复杂化研究过程等行为。
小保方1983年出生,因为面容姣好,曾被其所在的理研所和日本媒体包装为“学术女神”。从实验室的粉红和嫩黄墙壁,到贴着的可爱漫画,连做实验时穿着奶奶送的“做饭围裙”这种不专业的做法,都曾被媒体追捧。东窗事发后,有日本媒体曝出,穿着奶奶的围裙做实验的照片实际上是理研所公关战略的一部分,实验室里的墙壁则是提前一个月准备好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正在酝酿将理研所和产业技术总和研究所(产总研)升级为“特殊国立科学技术开发法人”,政府将给予高额的经费支持。在经费的驱动下,理研所发起“造星运动”也就不难理解。
小保方事件并非“独一无二”。2005年,韩国研究人员黄禹锡在干细胞研究中造假的丑闻就曾令科学界震惊。这两起造假丑闻不仅情节雷同,所暴露出的问题也高度相似,如何防范新的黄禹锡、小保方晴子,对各国都是一个长期的挑战。□李宓 新华社记者
![]() |